圖為8月10日在平武客運站,運政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幫助一位受傷游客上接駁車。李亞堯 供圖
2017年8月8日21時19分,四川省九寨溝縣發生7.0級地震。正值旅游旺季的九寨溝,數萬人滯留,尤其是2萬多名散客和外來務工人員,急需應急運力轉運。災區游客的安危,牽動著交通人的心,一場阿壩、綿陽、成都之間的接駁運輸就此展開。
“終于平安到達了,謝謝你們!”8月11日2時30分,2輛應急客車載著33名乘客安全抵達成都東站汽車客運站,一名乘客難掩激動之情。隨著這33人的抵達,全省調集應急運力大規模疏運災區游客和群眾的任務圓滿完成。四川省共調用620輛應急客車,開行1164輛次,采用接駁方式累計從九寨溝災區疏散出2萬余人,主要為散客和外來務工人員。再加上旅游包車和自駕等其他轉運方式,短短2天多時間,6萬多滯留人員全部疏運完畢。
在這場生命接駁之旅的大轉運中,四川道路運輸人攻堅克難、默默奉獻。為了確保游客快速、安全轉運,他們無眠無休,奔波在路上……
“小兒子要給我送安全帽”
“媽媽,我要給爸爸送安全帽!碑攧偵嫌變簣@的小兒子得知龔銳正在平武轉運前線工作時,小小的他不由得為爸爸擔心,他已經快2天沒看到爸爸了。龔銳,是綿陽市運管處客運科副科長,此時的他還不知道兒子正在擔心。他也沒有時間想這些,巨大的轉運壓力讓他透不過氣來。
應急轉運2萬多人,四川道路運輸系統還從未遇到過如此艱難的任務。但滯留群眾的安危不容商量,四川道路運輸人毅然承擔起這份沉甸甸的擔子。地震后,九寨溝縣城—平武—綿陽—成都的九環線東線受影響較小,道路暢通,這條線也成為游客轉運的重點通道。在應急轉運的2萬多名散客和外來務工人員中,走這條通道的就有1.17萬人。
為了加快轉運速度、確保安全,四川省交通運輸廳運管局決定采取接駁運輸的方式。在東環線,轉運車輛首先到達平武客運站,簡單休整后,游客再換乘接駁車輛,分別前往綿陽平政客運站、成都東站汽車客運站和茶店子客運站。
平武一下子成為這場大轉運的中轉樞紐,壓力可想而知!8月9日一大早,接到轉運任務后,綿陽市運管處負責人帶隊,一行10多人緊急趕往平武客運站,這其中就包括龔銳。從接到任務到把最后一批游客從平武客運站送走,他和前線的同事們一樣,30多個小時幾乎沒合眼。
“2008年汶川地震的時候,我大兒子上幼兒園,這次地震是小兒子上幼兒園了。孩子平時都是我們夫妻自己在照顧,這兩天實在忙不過來,只好請朋友幫忙照料。小兒子挺懂事的,這兩天看著爸爸沒回來,就一直問媽媽,爸爸去哪兒了,知道我在做轉運工作的時候,說要和我在一起,還要給我送安全帽!饼忎J欣慰的語氣中帶了點遺憾。
這是責任,更是使命!90后”李明,是綿陽市運管處的“小年輕”,8月剛剛結婚,新婚的甜蜜還洋溢在臉上。8月9日一早,剛結束夜班值守的他,還沒來得及休息便投入到轉運的工作中!澳贻p人嘛,通宵熬夜不算什么,轉運工作更重要!苯邮苡浾卟稍L時,李明有點靦腆。在轉運的空隙,困得實在堅持不住了,他就在平武客運站調度室的沙發上打個盹。
龔銳、李明都是年輕人,身體還頂得住,年齡大一點的同事身體都出現了“預警”。平武縣運管所副所長杜友國有些吃不消!斑@是工作嘛,沒啥可說的!50多歲的他是老運政了,從1991年參加工作以來從未離開過崗位,他說,自己只是做了分內之事。兩鬢冒出來的銀發、眼睛里的血絲、下巴上冒出的胡須、說話時嘶啞的嗓音,他顯得格外疲憊。
8月8日下班前,杜友國原來已經請好假,準備第二天回老家看望80多歲的父親!拔业母赣H7月30日因腦梗住院,8月6日出院回家休養!闭f起年邁的父親,這個漢子的眼里泛起了淚光。地震發生后,杜友國忘記了假期,轉身投入到災區游客的轉移工作中。一工作,就是連續2天多的不眠不休。
8月9日1時許,杜友國已經按照救援指示調集2輛客車,運送民兵前往地震災區參與救援。5時許,杜友國調集符合要求的24輛應急運力,準備好食物、水、藥品,等待接運滯留災區的游客。11時許,從災區轉運出的第一批600余名游客到達平武客運站,杜友國和同事們指揮客運站做好后勤保障。30分鐘后,經過休整的游客從這里出發,分別前往綿陽、成都。16時15分,第一批轉運游客平安到達成都東站汽車客運站。聽到這個消息,杜友國懸著的心暫時放下了。
在經歷了8月9日上午的暴曬和下午的暴雨后,杜友國感冒了。盡管如此,他依然選擇堅守轉運的第一線。由于九寨溝縣城應急運力出現緊張,8月10日天剛亮,杜友國和綿陽市運管處的負責人一起,帶著應急車輛前往九寨溝縣,12時50分,應急車輛陸續返回。
“雖然經歷了地震,但四川人民是好樣的,一路上交通暢通,提供的服務很周到,讓我們身在外地也有家的感覺!痹诰d陽南郊機場,一位上海游客感激地說。
據了解,為了確保安全,并為游客提供優質服務,在平武客運站應急指揮的運政執法人員,進行編組并安排專人帶隊,護送車隊平安轉運。
“一定要把他們安全帶回去”
“涂師傅,你好!我們已經到達成都。這幾天感謝你的幫忙,讓我們在突發災害面前沒有驚慌和迷茫。祝你工作順利、闔家幸福!”這是一位名叫黃虹的游客發給四川省富臨運業集團有限公司駕駛員涂志軍的感謝短信。
地震發生時,涂志軍正在九寨溝。涂志軍和同車導游一起,第一時間找齊了車上的21位游客,將他們帶到酒店廣場寬闊的地段,安撫他們的情緒,為他們買來食品和飲用水。為了確保車上游客的安全,涂志軍冒著生命危險回到酒店,幫助尋找行李和取暖用的被褥等物品!爱敃r真的沒多想,就是想著這21個人一定不能出問題,一定要把他們安全帶回去!弊鳛橐幻蛙囻{駛員,“旅客生命至上”一直是涂志軍堅持的職業操守。
涂志軍帶了21位游客進去,轉運出來的,卻是23位。增加的2位并不屬于旅游團的游客,而是他“撿”上車的。原來,這兩位游客是到九寨溝旅游的散客,當時看起來很無助!皠e怕,跟我走吧!”涂志軍就這樣把她們“撿”上了車。發現她們穿得很單薄,涂志軍把自己的厚衣服給了她們!八齻冊浵虢o我錢,我拒絕了,我不是因為這個才幫助她們的,帶她們離開,這就是我該做的!蓖恐拒姼嬖V記者,“我回來的路上,看著一路的應急點,看著那么多人免費送吃的、送喝的,還有交通人的一路保障,我真為四川驕傲,為我是交通人的一員感到驕傲!”
寧可車等人,不讓人等車。李興明是參與這次游客轉運工作的大巴駕駛員之一。8月10日2時許,等待了近4個小時的李興明迎來了他的7位乘客。李興明告訴記者,當時這些乘客有點受驚嚇,也很疲憊。為了讓他們趕上航班早日歸家,李興明駕駛著這輛只有7位乘客的大巴出發了。平武縣到綿陽南郊機場有160多公里的路程,而此時,離這7位乘客飛機起飛的時間只有5個多小時。盡管李興明開了20多年的大巴,但平武到綿陽南郊機場這條路是他第一次跑,路況不熟悉,彎道又多,并且是夜間駕駛,他開得非常謹慎,既保證速度,又保證安全。最終,在5時10分,飛機起飛前2個小時,李興明載著這7名乘客,順利抵達機場。李興明說:“能夠把他們送到目的地,辛苦也值得。他們出來旅游,遇到這么大的地震,受到這些驚嚇,盡快安全護送他們離開,是我們應該做的!
這次大轉運能夠這么迅速高效,參與其中的駕駛員功不可沒。除了涂志國、李興明,最近綿陽市千佛旅游運業有限責任公司的駕駛員劉文武在綿陽客車駕駛員中很“出名”。地震發生時,劉文武和其他旅游大巴駕駛員一樣,第一時間尋找自己的游客,并耐心安撫。8月9日2時,劉文武駕駛著“川B55581”旅游客車開始由溝口向九寨溝縣城艱難進發。短短40多公里路他開了3個小時。沿途不時有塌方,劉文武利用車燈,時刻關注著山體,謹慎駕駛,終于在5時抵達九寨溝縣城,并最終在14時順利抵達綿陽?粗x去的游客,從“鬼門關”走了一道的劉文武本可回家休息了。然而得知平武集結的應急運力出現緊張情況后,他主動請纓,毅然投入接駁運輸的戰斗中。他通過喝飲料給自己提神,終于在天黑前抵達平武客運站。休息了幾個小時后,10日1時左右,他拉著一車乘客,開始又一段“特殊旅程”。6時30分,一車人終于順利抵達成都。在酒店休息了幾個小時后,他在中午前駕車回到綿陽。
“作為駕駛員,轉運旅客義不容辭,只要一聲令下,我還會加入戰斗!”劉文武的一句話,道出了所有客車駕駛員的心聲。
“這里很溫暖,像家一樣”
從8月12日開始,平武客運站陸續恢復客運班線,與前幾日的人頭攢動相比,顯得有些冷清,作為日均運送旅客約1000人次的小站,這也許才是它應有的模樣。
平武是個寧靜的小城,全縣人口不到20萬,卻是東環線距離震中九寨溝最近的縣。從8月9日開始,小城的寧靜被打破了,一輛輛滿載乘客的大巴在這里接駁,去往綿陽、成都。9日凌晨到10日傍晚,平武客運站迎來了開站史上最多的車流量和人流量。人車的暴增,并沒有讓平武客運站變得混亂,在轉運期間沒有投訴事件和安全事故。
“今年6月底,平武縣運管所舉行了一次不打招呼、無預案的應急演練,由于集結時間超過了應急預案的要求,我們被狠狠批評了一頓!逼轿淇瓦\站站長、通力運業龍州公司總經理王成說,正是有了教訓,這一次車站在運力集結和后勤保障方面才能接受住如此大的考驗。而當時批評他的正是杜友國。
8月8日23時許,平武客運站就開始忙碌起來,各項應急準備工作有序展開。通力運業龍州公司迅速集結運力20輛,并外調運力4輛,24輛應急運力第一時間集結完畢,隨時待命。
除了準備應急運力外,客運站還面臨一大難題——作為中轉站,必須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8月9日6時之前,平武客運站的高梅、蒲敏、張菜華3位員工,便忙碌著熬粥、蒸饅頭,不停地忙活著。高梅忘記了自己是身患胃癌的病人,只顧著讓第一批從災區轉運出來的人能吃上熱乎的饅頭,喝上溫暖的粥。從8月9日清晨到10日傍晚最后一批游客離開,平武客運站的饅頭供應沒有間斷過,粥也從來沒有涼過。很多乘客在接過熱乎乎的粥時,感動得流出了眼淚。
黃艷也是平武客運站的員工,40歲出頭的她不顧周身病痛,投入工作中!八矶际遣,平日沒事時我們都讓她在家休養!闭f起她,一直靠前指揮協調的王成也忍不住落淚。8月9日17時許,黃艷就感覺身體不適,但潛意識告訴她,可以堅持就一定要堅持,這是作為一個平武客運站工作人員的責任。從8月9日8時一直工作到10日2時,她才拖著疲憊疼痛的身體回家休息。
李黎,是平武客運站的一個年輕“孕媽”,從轉運工作開始,她就一直負責協助車輛調配、出站登記的工作。上午還炎熱無比的平武,午后下起了大雨。李黎看到一位獨自帶著小孩的母親從車上下來,舉著傘就走上前去,牽著小朋友的手走到客運站候車廳避雨。雨很大,小朋友的身上卻一點也沒有淋濕,傘全部罩在了2位游客的頭頂,李黎自己濕了大半身子!拔也粌H是工作人員,我即將成為一名母親,沒有哪一位母親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生病!25歲的李黎說,“這是我的責任!
王成帶著客運站的“娘子軍”,連續奮戰2天多時間,不僅確保游客不滯留,更為他們提供了溫馨服務!斑@里很溫暖,像家一樣,如果沒有你們,我們可能更害怕?吹侥敲炊嗳藥椭覀,一下就放心了!”山東游客劉峰說。
在平武客運站為轉運游客提供如家般的服務之時,成都東站汽車客運站和茶店子客運站也在緊張忙碌中。兩個客運站24小時開啟,專門設置轉運游客接待點和休息安置區,向旅客發放飲水食品,組織工作人員及志愿者有序引導游客換乘飛機、火車、地鐵、公交和班線客車,同步打開多條安全出入通道,保證旅客有序安置和疏散。
8月10日晚上,龔銳回到家,小兒子一下撲進了他的懷中;而李明回到家也見到了一直擔心他的妻子。
8月12日一早,杜友國匆匆趕到距離平武縣城幾十公里外的老家,看了一眼正在休養的老父親后,又匆匆趕回。
8月13日,難得的星期天,李黎“宅”在家里,一個新生命正在孕育中……
一次轉身、一次逆行,折射出的是人性的美好和偉大,更是“四川交通精神”最好的詮釋。在搶通保通現場,在轉運路上,在需要幫助的地方,處處都是交通人的身影,處處體現著溫暖,處處洋溢著感動。